如果把青花比作成一个人的话,他也有几个兄弟和姐妹。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这些陶瓷品种看起来都与青花有关,但又不完全一样,各有所别。
▍蓝上蓝
“蓝上蓝”这个名字乍一听,大部分人都不会联想到是个瓷器品种。知道以后仔细一分析,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再恰当不过了。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蓝上蓝”具体长什么样。
蓝上蓝鱼龙变化文字盖罐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蓝上蓝鱼龙变化文字盖罐(局部)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这就是一件标准的“蓝上蓝”器物。蓝色的青花纹饰之上,又罩了一层淡蓝色的釉子。如果不罩这层蓝釉,就是我们熟知的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多的这层蓝釉。蓝色的纹饰,蓝色的釉子,组合在一起让人很难看清楚,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这么装饰。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文人想刻意追求这种内敛的感受。要的就是看不清楚,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蓝上蓝缠枝花卉纹笔筒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蓝上蓝”在康熙时期最为流行,今天能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这会儿的,康熙以后偶尔一见。由于“蓝上蓝”审美比较特殊,非常的小众化,作品几乎都是文人定制的雅玩。笔筒、印盒、小瓶、小罐等等,几乎没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盘、碗一类。刚才看到的小盖罐,腹部开光就写有“青云居雅玩”的定制款识。▍黄地青花
“黄地青花”是青花的一个重要分支品种。标准的青花是在白色地子上画有蓝色纹饰,蓝白相间,使人赏心悦目。“黄地青花”是在已经烧好的标准青花器物上再加黄釉,把原来白色的地方涂上黄釉,蓝花部分保留不动,经过二次低温入窑烧成后,就是所谓的“黄地青花”了。
黄地青花折枝花卉纹盘 明弘治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青花”最早在明宣德时期烧造出现,但数量非常少见,都是宫廷里最高档的器物。之后的成化、弘治、正德一直都有延续。明朝中叶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入清以后的雍正、乾隆两朝,再度流行起来。不过仍然是在宫廷当中,民间陶瓷一直未能染指。黄色象征着皇权,明清两朝使用管理非常严格,黄色瓷器同样是有明确规定的。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 清乾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青花”颜色一黄、一蓝,色调一暖、一冷,放在一起协调中和,富丽堂皇。可惜由于颜色等级的束缚,始终没有普及开来。让这么漂亮的陶瓷品种,至今鲜有人知。▍蓝釉描金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就曾提到元代“有青、黑色戗金者,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青、黑戗金”指的就是“蓝釉描金”,只是古今叫法不同。蓝釉描金器物之所以名贵,除了烧制彩料难得,工艺繁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蓝釉描金是在已经烧好的蓝釉器上,再进行描金装饰。蓝釉属于高温釉,需要先入窑高温烧成,然后再二次入窑低温烘烤金彩。两次烧制费时费工,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这与宋代定窑、建窑等描金、描银类器物工艺近似,只是釉色有所改变。
蓝釉描金月影梅纹碗 元代
河北保定元代窖藏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金彩由于是釉上彩绘,加之金彩附着力很低,所以非常容易脱落,很难经历数代而完美如新。目前元代蓝釉描金器物保存完美者寥寥无几。最知名的就是在1964年,河北保定元代窖藏中出土的蓝釉描金花卉纹匜和小碗。明清以后蓝釉描金习惯称之“祭蓝描金”。烧造逐渐变得普及。官窑、民窑以及外销商品瓷里都有祭蓝描金的出现。
蓝釉描金花卉朵云纹匜 元代
河北保定元代窖藏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以后蓝釉描金习惯称之“祭蓝描金”。烧造逐渐变得普及。官窑、民窑以及外销商品瓷里都有祭蓝描金的出现。祭蓝描金牛纹双系罐 明弘治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一载:“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以此判断这件双系罐应是弘治朝景德镇官窑专门烧造的皇家祭祀用器。类似造型的器物还见于弘治朝的黄釉器,可相互佐证。霁蓝描金花卉纹盖罐 清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