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伟大自我革命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6 13:16

激发伟大自我革命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中国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10日 04:47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一角。

  阿 静摄(人民视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藩篱、去顽疾、立规矩、建制度、正风气,全面深化党的建设领域各项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阔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

  隆冬,北京。国家博物馆内,人流如织,严寒挡不住热情。“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一件件展品,承载时代记忆,引人驻足沉思。

  40年前,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5年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藩篱、去顽疾、立规矩、建制度、正风气,全面深化党的建设领域各项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阔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

  制度治党——

  搭建了“四梁八柱”主体框架

  5年来,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的部署要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督查问责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化试点,制定实施了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举措,形成了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齐头并进、互相支撑的良好态势,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为推进党的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5年来,党的组织制度改革重在补空白、立新规——

  从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到修订《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从修订《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到印发《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从修订《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到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5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在树导向、强监管——

  从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到改进政绩考核机制;从加强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到改进完善干部实践锻炼机制;从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到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把党组织领导把关贯穿干部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正本清源,回归本真。”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主任张志明看来,这5年的改革实践,以修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牵引,构建精准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有效破解了选人用人“四唯”问题。

  5年来,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重在强基础、补弱项——

  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5年间先后出台实施国有企业、社会组织和中小学校、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等领域党的建设制度,薄弱环节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持续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2014年以来,全国先后有70.8万名党组织书记参加、375.1万名党员群众代表参与,各级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意识明显增强、责任有效落实,述职评议考核成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

  5年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在增优势、添活力——

  制定实施《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强了顶层设计,提升了改革系统集成能力;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突出了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了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市场化水平;提升重大人才工程实施质量和效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正逐步显现……人们真切感受到,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正着力破除,最大限度释放了人才活力。

  纵观这5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为依规管党治党、制度管权治吏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部署的120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任务,已完成117项、占97.5%;党的十九大部署的35项改革任务,正在有力有效推进。

  强化监督——

  补齐了监督体系的短板

  纵观这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强化监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还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抑或是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强化监督”都是其厚重的改革底色。

  5年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稳扎稳打,一盘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大棋局越走越活,助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立足于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党中央提出了巡视和派驻“两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体现在巡视监督全覆盖。

  巡视,是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从2013年5月第一轮巡视启动,十八届党中央12轮巡视共对277个党组织开展巡视,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巡视利剑作用彰显。2015年、2017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两度修订,更使政治巡视的战略定位越来越准,利剑越擦越亮。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研究制定巡视工作五年规划,进一步深化政治巡视,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通过抓整改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同时,以中央巡视带动省级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以及市县巡察工作,全党上下巡视巡察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超过60%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

  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体现在派驻全覆盖。

  派驻机构,被称为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探头。派驻全覆盖印证了制度治党、改革强党的加速度与落实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举措和突破性进展。通过实行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相结合,中央纪委2015年完成了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机构。速度与效率的背后,是理念、方式的创新,优化排列组合后产生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充分发挥了“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2018年以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印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方案,合并设立、全面派驻纪检监察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分设4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129家单位,使派驻纪检监察组职能更优化、监督更有力,有力完善了党内监督体系。

  “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党内监督不断加强,已实现了全覆盖,但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却存在盲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2016年11月7日晚,一则新闻吸引众人:中办印发试点方案,部署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地探索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一年后,党的十九大要求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很快,监察体制改革“施工”进入高峰期。2018年2月底前,31个省级、340个市级、2849个县级监察委员会全部完成组建。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人员,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国家监督制度的重大顶层设计。

  纵观这5年,我们党在坚持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同时,着力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现了党内监督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又推动实现了国家监察全覆盖。由此,纪律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监察监督,实现了“四个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了党和国家自我监督。

  “通过‘前后台’分设,实现权力分解和内部制衡,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设置、职能权限配置和人员编制配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样有利于切实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

  保持高压——

  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2019年1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018年度十大反腐热词,“压倒性胜利”居于首位。

  5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也不断作出最新判断。从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七次全会提出“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2018年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关键词之变,折射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进展,标志着反腐败斗争成果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转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5年来,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渐次落地,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不断加强,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5年来,这样的词语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党中央重拳反腐的决心勇气、惩贪除恶的雷霆之势,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

  ——“打虎”无禁区。我们党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持续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5年来,一批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调查。党的十九大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拍蝇”零容忍。强力“打虎”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拍蝇”力度,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为期3年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坚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不断增强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获得感。2015年至2018年9月,全国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近40万件,处理51万多人。

  ——“猎狐”不停步。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我们党向全世界释放出一追到底的坚定决心。截至2018年11月30日,我国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4997人,追回赃款105.14亿元人民币,一批外逃人员在政策感召和法律威慑下主动自首。国外“织网”,国内“筑坝”。新增外逃国家工作人员从2014年的101人降至2015年的31人、2016年的19人、2017年的4人,构建起不敢逃、不能逃的有效机制。

  持续高压反腐赢得了亿万群众的衷心拥护,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数据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已从2012年的75%逐年递增至2017年的93.9%。

  千锤百炼,淬火成钢。我们党的每一次自我革命,都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从里到外的深度重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使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引领亿万人民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