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欧博官网自治区财政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以财之担当和力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工业企业“四大改造”步伐,助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积蓄后劲。
一、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低效产能退出。2018年以来,区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低端低效产能主动退出,持续去掉“剩”的、压减“低”的,增加“少”的、扩大“优”的。目前累计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954万吨,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445户,处置“僵尸企业”33户,创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21户,宁东基地等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3个,切实优化存量产能,为先进和优质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二、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培育智能制造产业。2018年以来,区财政设立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筹措资金支持我区工业企业培育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智能制造项目,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赋能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1个,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7个,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1个,自治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试点项目142个,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23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74个。实现600多家企业上云、千台设备联网,共享铸钢3D打印技术引领行业标准,吴忠仪表研制的超大口径调压装置关键用阀、控制阀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新瑞长城、力成电气主持和参与了5项国家标准修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产业数字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以智能制造为主流、工业互联网广泛覆盖的发展格局。
三、强化财政金融联动效应,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着眼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2021年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1—4月份,全区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开工率达到87%,全区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5%。宁夏时星科技氮化物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氮化铝粉烧结炉、宁夏开德来科技年产30000吨磷材料等15个项目试车或建成投产,全区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后,自治区财政将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经济形势,优化支出结构,通过财政贴息、项目奖补、发放服务补贴券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四大改造”,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